養豬發酵床墊料的維護管理
如果說厚墊料的制作是EM菌發酵床零排放養豬技術關鍵的話,那么厚墊料的維護管理則是該技術的核心所在,是決定應用該技術養豬成功與否。
經4—7天發酵,溫度達70 度左右 “腐熟” 的墊料根據不同的季節、豬群所需厚度攤開,并用預留的10%未經發酵的谷殼、鋸末覆蓋,厚度約10厘米,間隔24小時后即可進豬飼養。那么,豬進去后,墊料該如何維護管理呢?
墊料表面不起灰塵時,豬關進第一周不要去管它,觀察豬排糞拉尿區分布情況;
一周后,每周調整墊料1-2次。
a) 若墊料太干,灰塵的出現,說明墊料水份不足,應根據墊料干濕情況,與表面噴灑些水份;
b) 用叉把特別集中的豬糞分散開來;
c) 在特別濕的地方加入適量新的鋸末、谷殼,鋸末、谷殼各一半,加5%EM菌。
d) 用叉子或便攜式犁耕機把比較結實的墊料翻松,把表面凹凸不平之處弄平。
到50日的時候上下全面翻弄
從放豬之日起50天,大動作地翻墊料一次。
a) 在豬房內搬入小型挖掘機或鏟車,在糞便較為集中的地方,把糞尿分散開來,并從底部反復翻弄均勻;
b) 水分很多的地方添加一些鋸木粉未、谷殼;
c) 看墊料的水份決定是否全面翻弄。如果水份偏多,氨臭較濃,應全面上下翻弄一遍。看情況可以適當補充米糠與EM菌混合物。
豬出欄后
a) 豬全部出欄后,最好墊料放置干燥2-3日;
b) 小型挖掘機或鏟車將墊料從底部反復翻弄均勻一遍,看情況可以適當補充米糠與EM菌飼料添加劑混合物,重新堆積發酵;
c) 谷殼、鋸末覆蓋,厚度約10cm,間隔24小時后即可再次進豬飼養。
- 上一篇:EM益生菌發酵豆渣,提高豆渣再利用率 2014/5/21
- 下一篇:發酵床養豬的飼養管理 2014/5/21